这就是五年前我们在各种太阳能技术中选择薄膜发电的原因。
2、弱光型光伏农业大棚弱光型光伏农业大棚主要种植菌类等弱光作物,对光照要求低,保温效果要求高。每30亩可做一兆瓦,年可发电120万千瓦时;1MW棚体及发电系统总投资为950万元,发电年收入144万元,出租养殖大棚每亩3万元,1MW收益60万,两项收益年可达204万元。
大棚及发电系统总投资180万元,发电年收入28.8万元,农业纯收入10万元,两项收益年可达38.8万元。一、光伏农业前景分析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对新型能源的不断重视和扶持,光伏发电在国内应用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大量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光伏应用市场逐渐增大。棚外光伏发电,棚内种植蔬菜,所发电量除供棚内使用外,余量并入公共电网,享受国家新能源发电政策补贴。具有有效过滤对农作物有害的光波、不影响农作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棚内温湿度智能调控。每个单元可安装250w组件24块,共6千瓦/单元。
三、光伏农业一体化特点1、有效利用农业大棚屋面,无需占用新的土地资源,属于高效设施农业项目;2、大棚可使用25年,使用寿命比传统大棚长,无需每年更换薄膜,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3、太阳能组件和超白钢化玻璃提高大棚的整体保温效果;4、棚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5、棚内使用太阳能LED补光灯,延长作物受光时间,缩短生长周期;6、温湿度智能调节,打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舒适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7、使用国际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电气化操作使用简便,省事省力省心;8、绿色、环保符合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这种模式通常做成开放式,水面打桩作为支撑,整体由若干个南北宽8米、东西长8米的单元组成,大棚阳面可竖向安装三排组件,角度为30度。我们包含了很多的产品,金融产品应该是有非常强大的优势。
所以我们想从金融、保险方面,通过我们的系统服务,为行业真正提供解决问题的服务。大家知道,我们和中国民生银行有一百亿的合作,协鑫第二个一百亿的合作已经诞生了,第三个会有五、六家基金,筹建由包括协鑫在内的三家江苏最强的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新平台,它产生以后,分布式能源融资难的问题就解决了。第二个,大家知道,最近发电领域的保险是协鑫和长城保险,即最低发电量的保险,我们协鑫是中国最大的混合所有制民营电力公司,我们有25年的运维经验。另外,协鑫的总资产规模是也相当巨大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对这个行业提供各种的服务。
同时也感谢多年和我们合作的行业伙伴,我们今年安排了16GW的产能,很多大规模电站用的都是我们的材料,你们都是我的上帝,再一次感谢你们,谢谢。2015年我们将准备通过上述平台安排500亿的资本,为我们所有电站,包括为协鑫集成公司,提供行业资本需求
比如,2013年版本中,多晶硅项目的还原电耗为80千瓦时每千克,但到了今年,数据被改为了65千瓦时每千克。而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工信部曾公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三批企业名单,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80家光伏企业入围。为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信部网站公布了2015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下称光伏规范)。对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能耗要求,相比此前的版本则更严格,这也是国家推进环保治理、企业降本增效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致。
前述光伏行业人士称。入围大名单,是大部分企业所盼望的,因为只有在这个名单中,企业才可以享受出口退税,它们的项目投资、土地供应及环评、节能等也可以有序展开。据新的光伏规范,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7.5%和18.5%,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里写的,则是16%和17%;在多晶及单晶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5.5%和16%这一内容上,相比1年多前的版本14.5%和15.5%也有所提高。中小企业难达标另一位光伏分析师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中小多晶硅企业难以企及多晶硅综合电耗120千瓦时每千克的这一要求,多数停留在150千瓦时每千克,部分大型多晶硅公司如保利协鑫、南玻A、及特变电工等,约在65~85千瓦时每千克,比政府所提到的标准要更好一些。
而新的光伏规范中也提到,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与此同时,多晶硅综合电耗也从原来的140千瓦时每千克被降至120千瓦时每千克;硅锭项目的平均综合能耗,由最初的9千瓦时每千克被限制为目前的8.5千瓦时每千克;电池项目的平均综合能耗也从15万千瓦时/MWp,降低至12万千瓦时/MWp。
这一新版本,相比2013年的光伏规范(征求意见稿)有多处修改,其中主要涉及逆变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等。光电效率被提高光伏规范新版本的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与2013年8月的版本对比来看,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等部分中的改动并不大,最大的变化当属技术及能耗等章节。
逆变器的内容,在2015版本的制造规范中有所体现,如添加了对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的这一点;工信部也新设了企业的逆变器年产能不得低于200MWp这一新规。能耗要求趋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光伏制造企业的能耗要求,在今年的新版本中被重点提及,且标准有所提高。对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报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而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晶硅电池的平均综合能耗,由过去的8万千瓦时/MWP降至了6万千瓦时/MWP。一位资深的光伏行业人士也告诉记者,对于能耗,工信部方面的要求之所以提高,一是因为本身企业的技术研发在进步,能耗被有效控制,而且能耗本来就占据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降低是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来看有益处;另外,国家也希望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等各个生产环节上,都可以更节能据新的光伏规范,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7.5%和18.5%,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里写的,则是16%和17%;在多晶及单晶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5.5%和16%这一内容上,相比1年多前的版本14.5%和15.5%也有所提高。
一位资深的光伏行业人士也告诉记者,对于能耗,工信部方面的要求之所以提高,一是因为本身企业的技术研发在进步,能耗被有效控制,而且能耗本来就占据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降低是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来看有益处;另外,国家也希望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等各个生产环节上,都可以更节能。逆变器的内容,在2015版本的制造规范中有所体现,如添加了对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的这一点;工信部也新设了企业的逆变器年产能不得低于200MWp这一新规。
对加强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报行业主管部门及投资主管部门备案;而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而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工信部曾公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三批企业名单,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80家光伏企业入围。
晶硅电池的平均综合能耗,由过去的8万千瓦时/MWP降至了6万千瓦时/MWP。与此同时,多晶硅综合电耗也从原来的140千瓦时每千克被降至120千瓦时每千克;硅锭项目的平均综合能耗,由最初的9千瓦时每千克被限制为目前的8.5千瓦时每千克;电池项目的平均综合能耗也从15万千瓦时/MWp,降低至12万千瓦时/MWp。
这一新版本,相比2013年的光伏规范(征求意见稿)有多处修改,其中主要涉及逆变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等。而新的光伏规范中也提到,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比如,2013年版本中,多晶硅项目的还原电耗为80千瓦时每千克,但到了今年,数据被改为了65千瓦时每千克。前述光伏行业人士称。
能耗要求趋严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光伏制造企业的能耗要求,在今年的新版本中被重点提及,且标准有所提高。对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能耗要求,相比此前的版本则更严格,这也是国家推进环保治理、企业降本增效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致。
入围大名单,是大部分企业所盼望的,因为只有在这个名单中,企业才可以享受出口退税,它们的项目投资、土地供应及环评、节能等也可以有序展开。光电效率被提高光伏规范新版本的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与2013年8月的版本对比来看,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等部分中的改动并不大,最大的变化当属技术及能耗等章节。
为加强光伏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工信部网站公布了2015年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下称光伏规范)。中小企业难达标另一位光伏分析师则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中小多晶硅企业难以企及多晶硅综合电耗120千瓦时每千克的这一要求,多数停留在150千瓦时每千克,部分大型多晶硅公司如保利协鑫、南玻A、及特变电工等,约在65~85千瓦时每千克,比政府所提到的标准要更好一些
同时,农村地区占我国的大多数,开发农村贫困地区的分布式光伏产业,是对光伏电站和城市分布式光伏的是有力补充。绿色扶贫光伏扶贫以太阳能发电的方式实现扶贫,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下半年开展首批光伏扶贫项目摸底调查,出台相关方案及规划。预计2015年首批光伏扶贫项目名单将确定,第一批扶贫工作将会重点展开。
地方政府通过光伏扶贫,帮助贫困户开发屋顶光伏。光伏扶贫不仅可满足贫困家庭自用,还可通过向电网售电获得收益,增加贫困家庭的直接收入。
光伏扶贫开辟了一条新的扶贫渠道,也打破了国内长久以来输血式的扶贫模式,由单一的资金扶贫转向造血式的扶贫模式,对国家扶贫渠道的探索具有开拓意义。产业扶贫光伏扶贫是科技扶贫、行业扶贫,在提高贫困户收入的同时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12月26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举办光伏扶贫政策研讨会,业内专家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解读光伏扶贫的特点:造血扶贫光伏扶贫能够给贫困户带来长期的、稳定的收益,能够实现精准扶贫。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光伏扶贫工作